立即注册 登录
吉他社 返回首页

苇指弹的个人空间

日志

你好岸部真明

已有 666 次阅读2017-1-3 14:28

今年几乎一直在练岸部真明,拜其所赐Open D用得比标调还顺手。
2月《花》
《奇迹之山》
3月《流行的云》
4月《雨降窗边》
《Midnight Loneliness》
5月《Time Travel》
《流星》
7月《
树氷の》(有一段变态难至今没撸下来)
8月《the End of the World》(改编)
《the Time of Departure》
《Yesterday Once More》(改编)
10月《November》
《遥かなる富士

经常在贴吧看到关于岸部和押尾的孰高孰下的争论。
其实都很棒的嘛,这就够了。不过内心讲来……更倾向岸部。也许是一年听下来的缘故。(话又说回来,押尾光太郎我可听了两年哟)14年6月时听了《奇迹之山》。第一次听时浑身起鸡皮疙瘩。这首曲子让我受到了惊吓,陪伴我度过了一整个月的睡前时间。现在再听它仿佛还闻得到那年6月时寝室的气味。我最初对岸部真名的印象于是就被《Winter》和《奇迹之山》固定了下来:明晰、干净、宏大开阔。 
之后开始听朱家明、冈崎伦典和中川砂仁,有一阵子没再听岸部。14年11月时又听了他的《海》《红叶》《流行的云》和《花》。对他的印象于是变成:这家伙怎么总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曲子……
转眼又是一年。现在反而不敢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他的音乐了。反正,这是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音乐。
记得5月时初听
《遥かなる富士》,略感不屑,心想这和弦进行这旋律也太简单了吧。然后不久之后有天中午和小密在小教室,我边做作业边哼歌。哼了好久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哼这首曲子。回头一看小密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我的意思是,他的音乐会在不知不觉中渗入身体中。
岸部真明的厉害之处在于百听不厌。我最早听的是《Winter》,现在再听还是一如既往觉得很棒。他的任何一首曲子,一旦喜欢就绝不会厌倦。
《流行的云》新手必学曲吧?
树氷の》也是一首非常神奇的曲子。旋律只能用奇崛来形容了。那倾泻而下的气势和《Winter》有异曲同工之妙。
《Midnight Loneliness》是岸部很少见的标调曲目。它再一次颠覆了我对Am小调的认识……前一次颠覆我认识的是押尾的《乡愁》。
《the Time of Departure》也是非常棒的曲子。听着以为容易,暑假时练习,发现实际弹起来节奏非常复杂,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读谱能力。 整体节奏啊旋律啊都偏欢快,但又不是非常直白的欢快。其中也有忧伤,同样含而不露。出手不凡。
《雨降窗边》。听着音乐真的能感觉到雨滴溅落的声音。略欢快的曲子。
《Truth》是4月份春游时在车里第一次听的。开头干净自然。然而到后来感觉转调转得有些突兀。不大舒服。
大概就是从《流星》开始,开始思考怎样弹得更干净。于是开始有意对不需要的音进行制音,需要的let it ring,移动手指时注意消除杂音。这些都是从岸部真明那里学得的。
这几个星期重拾《November》。正是十一月嘛。其实第一次弹是在寒假,和《奇迹之山》一个时候。之后时而弹起,但一直没看谱子,忘掉的地方自己凭记忆填上。前一阵子终于看了谱子,发现原来好多地方和原版有出入,于是认认真真对着谱子练习,直到一丝不苟地背下来。又循环播放原版(不下30遍),听他演奏的细节,试着模仿。这么着才好歹弹出了些感觉。
听得多了自然而然会在心中暗自给它们排个序。给岸部真明的曲子排序是非常难的事。因为很多曲子根本没有办法说哪首比哪首好。
一直觉得岸部真明应当是无法模仿的演奏家。不,作曲家。因为他的很多作品已经超出了吉他的世界。作曲家这个词比演奏家更贴切。诚然它们最初都用吉他表现,但并不只能用吉他表现。《
风、走る》的Piano Version个人感觉比原版(吉他版)要舒服得多。暑假的时候溜到幼儿园用钢琴扒《奇迹之山》来着,一个人自嗨得不行……但是换成押尾呢?谁能用除了吉他以外的乐器演奏《FIGHT!》么?也不是说押尾就逊色,他的作曲也妙不可言,只是相对说来演奏家的称号更适合他。押尾在演奏会上有说有笑,时不时卖个萌,弹到嗨处听众还要起个立拍拍手啊啥的;而岸部呢,在演奏会上永远戴着那顶奇怪的帽子,坐在一把椅子上;下面听众静静欣赏。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