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社-公众号 发表于 2019-5-30 21:41:23 |查看: 1374|回复: 0|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老贰

     吉他对于每一代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情怀,一个时代。有人曾想用它追梦,却不得所愿。也有人因为爱慕,沉醉于它。作为一个90末的后生来说,吉他给我带来的无非就是心中所想的那个姑娘和生活带来的不易。说到这里大多数人可能会感觉内容过于真实,可是这的确是事实。

    记得有一段时间,全国都流行着校园民谣,那时的学生口中整天唱的就是“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那个时候不像是现在一个人,一把琴独自在角落唱着歌。那时候抱着一把吉他坐在教室,操场上,弹奏着简单的旋律,吟唱出熟悉的歌词,就会有一群人不知不觉的围着你,呆若木鸡的望着你那弹琴的手,以及时有时无的大合唱,男孩子眼中充满羡慕和渴望,女孩子眼中就是爱慕和兴奋,青春荷尔蒙爆发时的那种兴奋,要知道那时的才华几乎胜过颜值。当你唱完一首接一首歌时,人越来越多,你会越来越有勇气,渐渐沉醉在琴声和大家拍掌的节奏声中。

校园民谣是在70年代中期的台湾兴起的一种音乐风格,在校园里传颂,受学生们的追捧与热爱,大多词曲都是歌颂学生时代的青春,词曲风格朴素,简单,有着青春期时的独特味道。*早在台湾演奏的是台湾大学生杨弦先生把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的,因此校园民谣开始兴起,从此后开始,愈来愈多的民谣歌曲被谱写出来,并广泛流传。如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以及被听众熟知的罗大佑,他的 《童年》、《光阴的故事》等等知名曲目都是当年校园民谣的著作。

之后不久,校园民谣这一风格便风靡于大陆,一点也不陌生的代表人物:老狼、高晓松,他们可谓是在国内乐坛盛行的时候将校园民谣推广开来的,当时的三张专辑《校园民谣一》、《校园民谣二》、《校园民谣三》在国内可算是声名大噪。这三张专辑里包含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金曲。此后越来越多校园民谣歌手以及唱片发行。

朴树的《白桦树》、《那些花儿》,清华校园才子组建的水木年华组合《一生有你》《在他乡》,以及后来从水木年华退出后单飞的李健《贝加尔湖畔》。《丁香花》的作者唐磊也因一首曲一夜间名满天下。

他们当中大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写出了自己曾经在学校里的经历。通过写歌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受分享给更多的学子,大学生于是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是友情、爱情,在大学时的你难免会有一些迷茫,所以听到一首校园民谣,似乎歌词里唱的就是自己。这也是校园民谣之所以能走进青春少年心里的原因。

校园民谣经历了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四代人的青春,每一代人听了都是一样的感受,回忆自己的青春,想念当时学生时代的生活。活的天真,简单,这也正是校园民谣的初衷,生活不易,可不得不继续。

70后会感叹年轻时的自己,因为生活条件的不允许,不得不放弃学习,为了生存用自己的青春去打拼、去努力,经历了多少失望与委屈,失去了多少光阴和青春,才换来了如今在社会上的一席之地。

80后是一个尴尬的阶段,还没完全得到自己所想要的,想再从头开始却感叹自己不再年轻,想随遇而安却害怕一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

90后正在忙碌的奔波在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中,为了生活没日没夜的加班,房贷车贷的压迫,银行卡上不超过4位数的存款。新时代的发展也压的他们喘不上气。

00后会说高中是*累的时候,也是压力*大的时候,经历过了就解脱了。其实,当你真正毕业了,回过头你会发现,高中毕业后,你再也回不去那样轻松愉快的生活了。

校园民谣也曾是我们的青春,正如青春大概这首新声代的校园民谣所说, 我们“哭过、笑过、恋过、恨过,仿佛是一梦蹉跎”,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了如今辛福的生活和美好的回忆。不要抱怨生活的苟且,等你经历过后再回望,你会发现,曾经的你付出了*珍贵的青春换来了现在*优秀的自己。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