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那卡西
吉他谱: 1 粉丝: 1

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简介
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是一支由工人及工会组织者所成立的工人乐队,在ICLE(Informational Center of Labor Education,台湾劳工教育信息发展中心)及工委会(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的协助下,成立于1996年。黑手那卡西作为以音乐介入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的乐团,歌曲所承载或再现的社会运动意涵是黑手独特于主流╱非主流乐团所在。
取得工人阶级、弱势者的文化权力
黑手那卡西体认,底层劳动人民因着教育机会及生活环境限制的缘故,往往被剥夺了掌握音乐、艺术等文化工具的权力。而社会上诸如流行音乐、艺术文化等种种文化表达形式,大都为服务中上阶层而产制,而亟需拥有发声工具的劳动阶层,反而仅能由卡拉OK、流行音乐的片断中,找到表达情感的只字词组。为夺回工人阶级与底层弱势者发声权利,黑手那卡西以进行工人群众的音乐、文化教育工作帷幕标,协助工人与弱势者用自己的语言,唱出自己的心声。因此,黑手那卡西不仅是「为运动而服务」的乐队,更努力在音乐与运动的实践中,尝试集体创作的可能,与群众一起形塑真正属于工人阶级、弱势者、艰苦人的文化。
文化协作、集体创作:工人/弱势者的主体发声
黑手过去十几年来累积的文化协同创作方法,是黑手音乐与社会实践结合所展现的文化抵抗(culture resistance)。协同指涉相互投入为共同目标努力的「对等关系」,并非「拥有专业权威者」与「缺乏条件者」的「上下关系」。文化协作,是具体社会运动与组织的文化斗争,展现在歌曲、音乐生产关系和发生过程上,就是「集体创作」,包括抗争现场主流歌曲的挪用与改编、经过集体讨论的创作歌曲、以及团员对于彼此音乐风格的斗争与对话。文化协作亦是音乐操作能力的教学对话过程,如工人吉他工作坊、练习团,目的便为使工人、弱势者得以掌握基本的弹唱发声能力。
黑手的文化协作之所以特别被提出,是因为黑手协同工人、弱势者的「主体发声」,有特殊且重要的价值。黑手的文化生产并非专业者使用精练的社会分析、文献、诗词、演讲、音乐等方式所表达的高雅文化,而是一些稍具文化资本的大学生,与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却缺乏文化资本的工人们,协同创作与展演出的文化。从关厂抗争现场、到集体创作、再到工伤音乐工作坊,从工人吉他班,到练习团,在黑手那卡西的创作和演出中,清楚看到工人、弱势者的主体,在文化协作的关系中更有机会出现、发声。
演出纪录
300场以上社会运动场合演出:包括本地劳工、性别弱势、工作伤害、外籍移工、环保、乐生疗养院、反战、921灾区、无住屋…等运动之集会/游行/劳工教育场合藉由歌唱凝聚情感/意识、增进力量。
50场以上于全台各大专院校、学生社团演出。包括台大、政大、成大、辅大、世新、淡江、南台科大、树德、真理大学…等校。
50场于各大pub、独立书店、音乐季表演。如地下社会、河岸流言、The Wall、柏夏瓦;独立书店嘉义洪雅书坊、东海和平咖啡馆演出;亦参与2005-2006年野台开唱演出。并于2007年8月举办黑手那卡西11周年演唱会。

国际演出
2007年11月 中国北京两岸三地打工文艺汇演
2007年7月 香港国际教育剧场会议
2005年5月 韩国光州事件纪念日
2000年11月 香港工人大笪地

剧团演出:差事剧团音乐/歌曲制作与现场演出。
2007年 麻辣时代
2006年 拜金歌剧
2005年 浮沉乌托邦
2005年 生命之河
2005年 暗潮(韩国)
2004年 阿拉的天空
2004年 阿勇的天空(工伤协会)
2002年 ReMiDo车站

得奖纪录
2003年,第七届台北文化奖。
2008年,黑手那卡西陈柏伟,「崖边」,台湾原创流行音乐大奖河洛组首奖
纪录片配乐
乐生活(金马奖最佳纪录短片)
公视心灵诗篇系列「蓝色告白」(导演林靖杰)
短歌行(导演黄庭辅)
台北几米(导演林靖杰)
女人的南方澳
八东病房(台湾国际劳工协会)
老查某(日日春协会)
春光关不住(日日春协会)
环亚罢工80个小时
台北非常女
风信子协会CF(风信子协会)

专辑发表
1997 「福气个屁」专辑,台湾劳工教育信息发展中心及工委会。
1999 「房事不顺─无壳蜗牛十周年」合辑
2000 「劳动.生活.音乐」劳动音乐合辑,北市府劳工局。
2001 「美丽之岛─人之岛」人权音乐合辑,台权会。
2002 「台湾牛」单曲,黑手那卡西。
2003 「台湾牛大战WTO」专辑,黑手那卡西。
2003 「桃园总工会会歌」EP,桃园总工会。
2004 「百万心声喊出来」EP,工委会。
2005 「被遗忘的国宝-乐生人权斗士之声影」,乐生保留自救会。
2006 「败金歌剧原声带」,差事剧团

黑手那卡西的吉他谱

为你的进行曲 韩国光州之歌 劳动者战歌
(暂无评分)
侘寂残锖 3030 0
图片谱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