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泽
吉他谱: 0 粉丝: 1

小简介

李双泽(1949-1977)是现代台湾文化界传奇人物之一,集画家、作家、民谣歌手和作曲家於一身。今年是他过世三十周年,淡江大学将於10月1日及10月4日为他举办「唱自己的歌」立纪念碑的活动及演唱会。
  李双泽在父母的培育下,进入淡江大学数学系就读。淡江校园和淡水都是人文荟萃之所,在这里,他充分地展现绘画、文字写作和音乐的才份。於1974年6月以25岁之龄在台北美国新闻处林肯中心开办画作个展。1975年初到1976年中,李双泽到西班牙和美国游学。
  回台後,1976年12月3日参与淡江大学一场「西洋民谣演唱会」时,他高声呼吁「唱自己的歌」,引发热烈的回响,这是新歌运动的「淡江事件」。自此,他开始独力创作或与友人合作,共完成了9首歌曲:《心曲》、《我知道》、《红毛城》、《老鼓手》、《愚公移山》、《美丽岛》、《少年中国》、《我们的早晨》、《送别歌》等9首歌曲。当众人沈浸於他的创作欢乐之际,李双泽却於1977年9月10日在淡水兴化店海滨为救人而不慎溺毙,年仅28岁。
  双泽歌曲的诗词及音乐显示台湾文化中罕见的心灵开放,自由和自信,不同於一般流行歌的装清纯或强说愁。他的呼吁和创作推动了新歌运动的风潮,淡江大学也成为新歌运动的重镇。此外,他的文学作品也得到相当高的艺术评价,中篇小说《终战の赔偿》获得1978年的吴浊流文学奖。
  李双泽小年谱
  1949年 出生於菲律宾,祖籍福建晋江。幼年随母亲经香港来台。父亲为菲律宾华侨。小学,古亭国小。1962毕
  1962年 入初中,大同中学。
  1965年 入高中,师大附中。与李乾朗、李贤文、刘仁天等为同一画会成员。
  1968年 入大学,淡江数学系。经常泡在建筑系。数学系列为1973肄
  1971年 顾献梁接长建筑系,双泽水彩授业於胡茄与席德进。
  1972年 年初,英文系某才女摆摊卖春联。双泽带著吉他随侍在侧,磨墨摆纸。
  於淡江水瓶社举办小王子展,导演小王子剧兼配乐。
  1973年 试作心曲。并由淡江建筑系合唱团演出参赛。陶晓清是本次合唱比赛的客席主审之一。
  赁居砂仑灯塔边,作画。住这的好处是,天天歌唱由深夜到天明,不怕吵了别人。此後几年,双泽在淡水的住处,或自租或借居於学弟住所,都有此特性。
  暑假,才女参加海端乡的山地访问队。双泽於欣欣大众公司企画部打工。淡江院长张建邦选台北市第二届市议员,参与为竞选总部宣传组企画。
  夜宿水源街外的力行餐厅楼上。学生活动中心举办的西洋民谣演唱会,因双泽建议而取消西洋二字。据双泽说此次演唱会也许是杨祖珺第一次在大型演唱登台,拉她手上台途中,觉得杨的手还在发抖,可杨在此时对双泽可能无确定印象。
  常去拜访住在动物园的孙嘉阳。与李元贞在该处相识。据双泽与元贞在第一次接触当晚之後的描述,元贞对他的评价是不断的高喊 mamerous。
  年底,胡德夫於国际学社球场民歌发表会。表演团队由胡德夫、双泽及许瑞仁主力筹画。
  1974年 春,胡德夫再办民谣演唱会。努力协助胡德夫做曲。
  六月十三日,台北美新处第一次个人画展。
  由1971~1974年间,经常在淡江周刊发表许多长短的评论文字,大多以本名发表。(盼淡江学弟妹能有人就近查访提供)
  年中始任职於淡江出版部明日世界杂志社美编组。
  1975年 到西班牙游历。曾住西班牙加达伦良一年。与巴可为友。
  (附注:巴可的叔叔是政治犯,被捕多年,出狱後回到荒废的家乡,「在家门口看了看,没说什麼,马上就动手收拾起房子……。」李双泽则又亲眼看巴可被捕。)
  1976年 到美国纽约流浪。
  10月,回台湾。
  11月30,发表「歌从那里来?」一文。
  12月3日,淡江学生活动中心办民谣演唱会。会中首先质问:「你是中国人,你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而要唱外国歌?」。这回演唱会原是胡德夫因事不能出席,找双泽代打。双泽的演出令同台的杨祖珺与主持的陶晓清与听众大都觉得双泽是来闹场。事後由校园刊物开始引发一场论战。民歌史称:「现代民歌的淡江可口可乐事件」。
  客居英专路好汉坡对面。
  1977年 到菲律宾。
  5月,回台湾。
  客居淡水水源街动物园。
  创作「我知道」、「红毛城」、「老鼓手」、「愚公栘山」、「美丽岛」、「少年中国」、「我们的早晨」、「送别歌」、「送别歌」等八首新歌。
  7月,发表「谁能代管红毛城」。
  年内写「绘画的模式和样板」(似即「绘画三十年来的春天」)。
  淡江院长张建邦选台北市第三届市议员,参与为竞选总部宣传组企画。
  9月10日,在淡水兴化店海边为救人而溺水。
  10月,李双泽纪念演唱会(在淡江大学)。
  1978年 一月,以「终战の赔偿」一文擭吴浊流文学奖。
  9月19日,李双泽去逝周年纪念演唱会(在实践堂)。
  「再见,上国」文集出版,长桥出版社。
  「李双泽纪念录音带」,名雅音乐图书馆发行。
  1979年 五月,美丽岛杂志创刊,借用双泽 “美丽岛” 一曲之名为刊名。
  12月10日高雄事件,史称美丽岛事件。以致於双泽此毫无政治意图的歌曲竟被屈打蒙冤。
  1987年 十周年纪念文集「美丽岛与少年中国」出版。
  1991年 美丽岛原诗作者女诗人陈秀喜辞世,享年70。
  2007年 10月1日淡江大学为他的「唱自己的歌」立纪念碑。
  10月4日淡江大学为他举办「唱自己的歌」纪念演唱会。

创作作品

李双泽大部份的作品,是与梁景峰讨论出来的结果
• 《少年中国》:李氏为朋友蒋勋的诗作谱词而成
• 《美丽岛》:改编台湾女诗人陈秀喜的诗作《台湾》,是李双泽最广为传唱的一首作品
• 《我知道》:李双泽创作的第一首民歌作品
• 《老鼓手》
• 《红毛城》
• 《愚公移山》

作品后续

在写作完《美丽岛》后,李双泽生前并没有发表过这首作品。《美丽岛》初次现世,是在李双泽告别式上,于前夜由杨祖珺与胡德夫,彻夜整理李氏遗留的手稿,编录而成。《美丽岛》与《少年中国》,当时送交审核都未通过,《美丽岛》因曾为党外人士传唱而被判定有台独意识,《少年中国》则由于被统派人士传唱而判定亲共。
1978年,李双泽的中篇小说〈终战的赔偿〉,获得吴浊流文学奖。文集《再见,上国》,由长桥出版社发行。1979年,党外人士欲藉创办杂志而立政党,藉用《美丽岛》为其杂志刊名。9月8日中泰宾馆的《美丽岛》创刊酒会,遭《疾风》杂志与一群自号「爱国人士」者闹场。在一片推挤喧嚣的混乱中,杨祖珺唱起了《美丽岛》,李双泽创作的,没有政治立场与暴力的《美丽岛》。12月10日,政府对集会民众展开镇压,史称「高雄事件」,也即是「美丽岛事件」。
1987年,李双泽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美丽岛与少年中国》出版。2007年10月1日,淡江大学于校内牧羊草坪上,举行李双泽纪念碑揭碑仪式,由其友蒋勋题碑。10月4日,得野火乐集协助,于校内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唱自己的歌—30年后再见李双泽纪念演唱会」,由当年淡江事件时,与李氏同台的主持人-陶晓清来进行主持,胡德夫与嘉宾杨祖珺,亦再次合作演唱《美丽岛》,来缅怀他们的故友-李双泽。


李双泽的吉他谱

暂无该艺人的吉他谱,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