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音乐 发表于 2019-10-6 15:32:55 |查看: 1667|回复: 0|阅读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一首较为完整的电吉他曲作品中,会有速度较慢的部分,也会有速度较快的部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慢速的部分通常可以流畅演奏,但对于快速度的部分,则会碰到困难。


因此,很多人会陷入一种“死磕”的状态,甚至会用很多时间去练习同一个乐句... 但是往往结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停下来思考它背后的原因了,要搞清楚为什么自己总是弹不好的原因。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攻克,*根本的原因:它其实和我们弹琴时的手型以及发力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首先,我们来说说右手的部分


通常在电吉他的演奏中,我们的右手大致上会用到两种发力的方式:手腕、手臂。

 

①手腕

 

在我们用手腕发力时,手臂是较为放松的,而在我们握拨片时,拇指的关节可以稍稍向外弯曲,拨片不用握得太紧,同样要有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通过动用手腕的力量,从而带动手指的拨弦。而且这个动用手腕力量的动作,比较像我们平日里洗完手之后甩水的动作,当我们找不到拨弦的感觉时,就可以试着去做一做甩水的动作,慢慢体会那种感觉,然后把它用在拨弦的动作中。


迪悗老师示范


在我们*开始练习用手腕的力量拨弦时,可以用小拇指在吉他的面板上作一个支撑,这样会有益于我们手腕的稳定性。


但也不要太过于用力,那样又反而会阻挠我们手腕的力量,所以在我们用小拇指做支撑时,要找到一个适中的力度。

 

手腕发力的演奏方式比较适合一些Riff类型的乐句,但它也有它的缺陷,就是比较难以演奏快速的乐句,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我们手臂的力量。

 

 ②手臂

 

手臂发力的状态跟手腕有所不同,在我们用手臂发力时,拨片会握得更紧,手腕尽量保持固定,这种发力方式也被许多人称为“振臂”。


顾名思义,就是在发力时快速振动我们的手臂,通过这种力量去带动我们的拨片。这种力量的运用有些像我们在举重物时的感觉,在我们举重物时,我们会直接用到手臂的力量,而同时,我们的手腕关节也会相对保持固定。


迪悗老师演示


 在手臂发力时,我们手臂的振动幅度不要太大,尽量保持在一个频率快、幅度小的状态。这种发力方式比较适合于一些速度较快的作品,同时,它也会让我们获得一个充满力量的音色。


我们可以看到,手腕发力和手臂发力这两种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在我们的实际演奏中,要根据当下的情况来选择发力方式。


例如:


在我们演奏一些速度较慢的部分时,我们可以放松手臂,去动用手腕的力量;而在速度较快的部分,我们就需要固定住我们的手腕,动用我们手臂的力量。
吉他手高质量提速计划 课程


/关于左手/


在我们了解了右手的基本发力方式之后,我们还要了解我们左手的手型。在电吉他的演奏中,通常有三种左手手型供我们选择:


单支点手型

双支点手型

无支点手型

 

1、单支点手型

 

所谓单支点手型,其实跟演奏古典吉他的手型是非常相似的。


在这种手型的状态下,我们的1到4指跟指板之间此刻要处于一个相对垂直的状态(可以有些倾斜,但不要太过倾斜)。


同时,我们大拇指的的位置尽量不要超过琴颈。也就是说:当我们从正面去看我们的左手手型时,大拇指几乎是被指板挡住,这时候,我们的手心会处于一个中空的状态,虎口跟琴颈之间要保持住可以穿过三根手指的空间。

 


在单支点手型演奏的状态下,我们变化把位时的阻力会相对较小,同时我们的连奏也会比较有力量,因为它有相对足够的空间来让我们的指根发力。


但这种方式也会有缺陷,例如:


①它很难在吉他背得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②在许多的布鲁斯、摇滚乐的演奏中,我们通常会有大量大幅度推弦的动作,在我们推弦时,我们的虎口通常会握住琴颈,而这一点跟单支点手型中的“中空”状态是矛盾的。


所以我们就需要用到另外一种手型,双支点手型。

 

2、双支点手型

 

所谓双支点手型,也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摇滚手型”。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的左手会相对保持住一个“握住琴颈”的状态,手指也会相对斜过来,这种手型非常适合演奏一些带有推弦的曲子,同时它也更方便于我们揉弦。

 

其实双支点手型的出现跟电吉他的诞生有直接关联,许多人在演奏电吉他时,背带会背得较低,在这个状态下,我们的左手实际上是自然而然会变成双支点手型的,因为它符合我们生理运动的状态。



不过,双支点手型的演奏也同样有它的缺陷...

因为在这个状态下,我们的手腕会相对“内收”,而一旦我们的手腕内收,手指的运动空间就会变小,这样就很难演奏低音弦。

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改变我们手腕的状态。在演奏高音弦时,手腕可以相对“内收”,但在低音弦的部分,我们的手腕则要随着演奏而逐渐“外扩”,这是一个需要让二者相结合的过程。
 

3、无支点手型

 

其实在我们演奏电吉他时,单支点手型和双支点手型的使用频率都是比较广的,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但同时,它们也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就是:很难在高把位的部分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Fender、Gibson这样的ST和LP的琴型,它们在高把位的琴颈会很厚,这会给我们的大拇指造成很大的障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第三种左手手型——无支点手型。

 

所谓无支点手型,就是让大拇指处于一个“放空”的状态,在通常的演奏下,我们的大拇指都是放在琴颈背面的。而在无支点手型时,大拇指可以直接露在琴颈外面,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再被高把位的琴颈所阻碍。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吉他的演奏中,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它们都有多种手型可以选择;但同时,它们又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并没有一种绝对的手型可以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实际演奏中,要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技巧类型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到底使用哪种手型。


希望大家能在这篇文章中早日掌握提速的关键要素技巧,让快速演奏不再成为“理想”。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和练习时的启发。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感受:“为什么当年我接触到这种经验分享的时候没有好好去利用呢?为什么自己没有坚持下来呢?如果练习、学习了,一定比现在的自己强百倍... ” 然后沉浸在无限的懊恼中...

殊不知应该珍惜当下,从现在开始练习/学习。即使坚持一件事远比想象中要辛苦的多,但是如果不想多年后后悔。抓住现在,就抓住了时间。

我们*近推出了一套新课,专门带你提升演奏的各种基本功和技能… 




扫描二维码,限时体验学习一周哦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