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
吉他谱: 0 粉丝: 1

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华市源东乡叶村,1940年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岸出生, 施光南1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1948年回源东叶村老家上小学,1949年在金华城内小学毕业。解放后随父母移居北京,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
他是新中国乐坛上一位成就卓然的作曲家。其创作涉及多个领域, 作品封面且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准;而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当首推其歌曲创作。他的歌曲旋律既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具有通俗性,可谓“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立足于民族传统,融汇各民族、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歌曲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C小调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小提  施光南琴独奏《瑞丽江边》,歌剧音乐《伤逝》,电影音乐《幽灵》,京剧音乐《红云岗》,河北梆子音乐《红灯记》,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海的恋歌》,歌曲《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立功喜报寄回家》、《台湾当归歌》、《摇篮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漓江谣》、《火车司机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剧《屈原》等。其中《祝酒歌》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创作奖及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第一名,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亚洲文化中心选为在亚洲青少年中推荐的歌曲;《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在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中获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1980年文化部及中国音协主办的优秀群众歌曲评选中获奖;《立功喜报寄回家》在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瑞丽江边》、《打起手鼓唱起歌》等已流传国外。
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台湾当归谣》、《多情的土地》等。在1980年中央电台和《歌曲》编辑部举办的“听众喜受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他有三首作品获奖。其他如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电影《幽灵》的配音等也有一定影响。除此,还创作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的音乐。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等。被誉为“时代的歌手”。

施光南的吉他谱

暂无该艺人的吉他谱,欢迎发布